​​​​​​依據許多器材的測試論點,打顆粒通常選擇純木拍較適合,這點以個人見解,應該解釋成"具有和顆粒良好相性的底板多為純木拍"比較合適,因為纖維拍也有一些種類蠻適合顆粒的,而究竟哪些適合,個人還是覺得要依照個人打法戰型而定,以下就來簡單說明一下纖維拍與顆粒的相性

 

1.碳纖維:特色是脫板速度快,型變小,強度高,手感硬脆,震動衰減時間偏長(不太吸震),這個特色對於快攻打法是比較有利的,但是出球快,在持球方面是個致命傷,雖然震動衰減時間也比芳基纖維偏長但因為型變小的關係不一定每個球友都會喜歡,因此需要抗旋以達到快攻壓制對手的進台打法較適合碳纖,但如果要做出變化,如飄沉等等,碳纖拍的尾勁相較於純木拍就不會那麼突出。一般正膠生膠快攻適用。

 

2.芳基(AL)/克維拉(KEVLA)/芳碳(ALC)纖維:比碳纖持球,手感柔和些,也具有一定的強度,最重要的特性是震動衰減時間偏短,比較吸震,因此手感清晰,純的芳機纖維對於中性的攻守顆粒打法或長顆防守有利,手感也比較清晰,但是如果是與碳纖混編形成ALC,互相中和的結果表面上是互補了雙方的優點,但實際上本身的特色就消失了,變得比較中規中矩,對於反膠打法來說這種互補是有利的,但是對於顆粒而言特色反而不明顯。因此ALC比較適合以平面手感為主,顆粒拿來過度或突擊的球友,而純芳基或是純克維拉等就比較適合顆粒面,吸震能力對防守來說是個利基

 

3.柴龍(ZL)/柴龍碳纖維(ZLC):質輕,比芳基纖維軟彈,更持球,強度更高,震動衰減時間更短,可以視為軟彈版本又輕量化的芳基纖維,由於性能相較於芳基纖維更極端一點,對於顆粒打法的適性也更加兩極化,純的ZL比純AL更適合長顆,主動攻擊時彈,被動防守又有強大的吸力及減振效果,而ZLC基本上適性跟ALC一樣,以平面為主顆粒為輔的球友,喜歡ALC或ZLC就看個人打法而定。

 

4.玻璃纖維:強度與彈性較芳基纖維弱,但大於一般的純木,手感柔和,震動衰減時間長,其特性與純木拍較為接近,持球感好很多,雖然吸震性能沒有芳基纖維要強,可是震動衰減時間長以及球拍的共振調性比較協調(不會有奇怪的震顫感)的特點,讓他在需要持球的顆粒打法上運用是個優勢,玻纖也調和了甜區及手感的問題,如果跟適當的木材做搭配,非常適合變化型生膠或長顆粒打法,擁有恰到好處的持球時間以及攻擊性能。對於無海綿長顆打法需要一定速度的可以選擇ZL纖維,而有海綿打法可選擇玻璃纖維。

 

5.高強度紙漿纖維:如最近流行的纖維素奈米纖維(Cellulose   nanofiber,CNF)或是羊毛纖維等,取材接近植物性纖維,其就具有純木的特性,但大大提高強度以及手感,可以說是玻璃纖維的加強版,顆粒需要的控制以及持球性能都可以隨心所欲地運用,如果不是偏速度型顆粒打法,個人認為這類纖維蠻適合顆粒生膠或高變化性長顆,想具有一定控制力運用。

 

簡單整理特性(大部分性能,非絕對)

 

吸震性:ZL>AL>紙漿>玻纖>碳纖

彈性:碳纖>ZL>AL>紙漿>玻纖

持球:紙漿>玻纖>ZL>AL>碳纖

 

若有出入,尚須考慮器材搭配/個人球拍以及手感差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oone0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