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沒辦法打球 好不容易等到微解封同時 終於可以出來放鬆一下

在這期間也入手了剛力 super drive 這把特別的六夾底板 (你沒看錯! 六夾! 跟剛力系列正統的結構差異很大)

打完之後也覺得他蠻有特色的 故在此簡單分享 目前打過的剛力系列 簡易的心得比較

 

1.剛力原版

 

結構是七層等厚胡桃木 拍面160*154 算介於一般版面跟削球版面之間 平均重量100g十分驚人,重心也稍微偏頭,很特別的是厚度僅有4.9mm

這種硬面材薄板的設計理念 在對於需要攻擊節奏變化反差大的長顆 無疑是一項利基

堅硬的胡桃木面材 使得長顆回球的反旋轉有一定保證 而胡桃木面材的特色是回球弧線較低平 這點也很適合顆粒的控場用

但是整體厚度又薄 這造成板子可彎曲度提升 簡單來說是延展性變好了 彌補了胡桃木本身不太咬的問題 在拉球部分也有旋轉的保證

然而也因為板子纖薄 到中台以後會稍嫌沒有支撐力 變成是要板板發力球質才會出來 因此這把拍子適合近台操作 以快攻跟節奏變化取勝

等厚的木頭厚度設計 使得板子放大效應沒那麼明顯 很忠實的回饋發力 拍子的power表現取決於自身實力

如果發力夠強 加上拍身重量跟板子勁度 回球是質量也是不容小覷的  

但如果沒有發力基礎 使用它會有種打起來綁手綁腳的感覺

削球的部分 板子本身很吸球 持球時間長 控制力很好 但反攻部分退台一樣稍嫌沒力

推薦近台為主 著重節奏變化 且功底不錯的球友使用

 

2.剛力男子

 

剛力男子是剛力原板的改良版,與剛力原板最大的差別在於其中芯三層木頭加厚 總厚度5.0mm 平均重量也增加了5g左右 重心更偏拍頭 板面也有微調 拍子橫幅有加寬

這樣的改動,主要是增加了拍子的攻擊力跟些許放大效應 使球質提升 面臨塑料球時代速度旋轉下降 這把是對應此一改變的利器

與原版相比 剛力男子出球更乾脆點,速度也較快,手感不會有像剛力一樣過軟的問題 對於進台打法不只是長顆,短中顆也一樣適用

退台支撐力也好過原版 但這把還是以中近台節奏變化攻擊為主  跟原版一樣還是稍微吃點發力技巧(薄板的通病)

論彈性 這把等級約在ALL+~OFF-間 

若喜歡剛力原板但覺得它太慢 想要加快一點 打法一樣注重中進台異質 這把會是不錯的選擇

 

3.剛力super drive

 

結構為 胡桃(直向)+木曾檜(橫向)+木曾檜(直向)

這把基本上可以視為另一個系列的球拍 打球特色跟剛力不同 主要差異在於夾層數跟結構的改變

先談談結構 這一把是六夾 一般偶數夾層的球拍 共振特性比較大 理論上對顆粒的控制會較奇數層大

但這把卻是個例外 球性跟剛力與男子幾近相反 蠻硬挺的

影響的原因主要第一個是厚度 這把厚度達到7.0mm 自然力量跟底勁會比剛力原版跟男子大

第二個原因在於木材種類 這次使用的是較厚的木曾檜作為力材以及大芯 這是少有的設計

檜木大芯跟力材使得球拍噴射感增強 弧線增高 但又不失控制 彌補胡桃木面才彈道低的缺點

而檜木拍手感模糊的問題也透過胡桃木得到互補解決

是一個不錯的搭配

性能部分 速度super drive很明顯比男子又更快一檔,達到OFF~OFF+的等級 在諸多純木拍中屬於前段班 

咬球能力沒有前兩個剛力系列好 但是旋轉不會差太多 力量方面增強不少

對於異質組合,這一把如其名著重在攻擊力,防守跟普通純木拍來比是一般水平,大概 Stiga CL的程度 

由於super drive也偏重(平均95g) 再加上版子本身威力 攻擊力是相當驚人的

但對節奏變化來說,這一把的反差就不如剛力男子大 有點可惜

整體來說super drive比較適合異質強攻型打法或是雙平面 配重方面就要仔細去琢磨

 

以上是小弟三者的心得比較 僅供參考 

這三把價格都挺貴 如果只是想打雙平面或削球 有很多選擇比剛力系列要好

但是如果是打異質變化攻擊 手頭有預算 剛力系列是可以考慮玩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oone0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